近期,张俊飚教授(通讯作者)与华中师范大学童庆蒙博士等团队成员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1月24日,团队研究成果“does social media use enhance low-carb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类ssci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if=3.9,jcr二区)线上发表。
作为国家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储备人才,大学生群体在低碳经济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研究与关注。作为“z世代”和“互联网土著”,当代大学生也是受到社交媒体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张俊飚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使用来自于全国9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利用iv-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对大学生低碳行为的意愿影响,并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越频繁,其低碳行为意愿越高。
该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广低碳行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性。文章提出,应当重视社交媒体在气候变化应对与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并对基于社交媒体的激励手段予以扩展,以强化个体在低碳行为实施方面的引导作用。
此外,团队还进一步探究了社交媒体信息的两种作用机制——信息暴露与信息回避——对个体低碳行为意愿的影响,相关成果“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in shaping individual low-carbon behavioral intention”于2月20日在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if=5.6,jcr一区)线上发表。
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在社交媒体信息中(如低碳行为相关的信息),这可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低碳行为意愿。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纷繁复杂且参差不齐,可能使上述影响产生变化,甚至发生逆转。例如,当人们面临信息过载、不感兴趣等情况时,则会引起信息回避,削弱实施低碳行为的积极性。为检验上述假说,文章以中国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信息暴露与信息回避对个体低碳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暴露通过增强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来提升低碳行为意愿;而信息回避则削弱了这些因素,对低碳行为意愿产生抑制作用。
该研究为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来推广和倡导低碳行为提供了重要启示。文章指出,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加速信息传播与气候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提高信息供给的质量。此外,可以基于大数据为具有不同兴趣程度和注意力水平的用户提供精准的匹配信息,以减少信息回避的可能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调和两种相反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推动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形成,以诱导低碳行为的发生与实施。